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5-03-07&code=011&xuhao=1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
——習近平
編者按: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再一次被“置頂”成為高頻熱詞。
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成立由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廣西人工智能發展工作專班;組織“人工智能+”應用攻關,結合面向東盟開放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廣西特色優勢行業,啟動一批人工智能行業垂直領域應用研發項目;全區各地部署DeepSeek;成立人工智能學院……今年開春以來,人工智能占據“C位”,廣西加快繪制向“智”而行的路線圖,創新舉措引人期待。
把人工智能置于高質量發展的大坐標上,何以可為?何以有為?廣西日報聯動貴州日報、青海日報采訪相關代表委員,請他們結合工作實際,談感受、講體會,謀實招、獻良策,大家進一步凝聚了發展共識、增強了實干動力。
乘“數”而起 由“智”提質
發展人工智能,就是要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用好數字經濟這一創新變量。推動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這是釋放數字紅利的最大能量場。
北海市緊跟人工智能時代步伐,政務、醫療、新媒體等多個領域已接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互聯網和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40.7%;全市21家企業獲得自治區級智能工廠示范……北海市作為廣西第一批數字經濟示范區,乘“數”而起,全鏈升級。
“把北海建設成為廣西人工智能發展先行區,既要立足當前如何落子,又要著眼長遠認真謀劃,搶占先機?!比珖舜蟠恚焙J形睍?、市長李莉介紹,由“智”提質,企業煥新,鼓勵北海煉化、北港新材料等龍頭企業深入實施“智改數轉”,提升產業競爭力;鼓勵企業開發垂直大模型,推動北海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同時,積極探索以“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智慧城市、文旅、交通、跨境金融等領域,推動人工智能更好服務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和城市治理。
向新而進,向“數”而行,防城港市邁出堅實步伐。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防城港基地利用“5G+云+AI”等新基建技術,打造了全國首個5G“云上鋼廠”;廣西華昇、防城港核電的互聯網及數字創新項目入選工信部2024年《先進計算賦能新質生產力典型應用案例》名單。

漓江百里圖—廣旅元境。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為了更好地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全國人大代表、防城港市委書記黃江表示,防城港市通過成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班,制定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鋼鐵、糧油等產業智慧園區,打造一批國家、自治區級智能工廠、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數字化車間,打造“港產智鏈”新模式。
如何助力廣西文旅產業擦亮品牌實現年內萬億收入目標?“人工智能牽手文旅,發展正當其時?!比珖f委員、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歐余軍表示。2025廣西旅游年活動已經啟動,800多項重點活動密集推出。我區將通過“一鍵游廣西”平臺優化升級,建設“文化數字化平臺”,巧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出“三姐伴游”,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務,做精產品、做優服務、做強營銷,做亮品牌。
全球首創精益智造島式工廠,形成以靜態和動態相結合的“柔性島”,顛覆行業百年傳統流水線模式;作為智駕普及的先行者,寶駿汽車搭載“靈眸智駕系統”,在國內率先實現10萬元以內車型的高階智駕功能普及……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姚佐平介紹,作為廣西工業的排頭兵,上汽通用五菱持續發揮領軍作用,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環節的深度融合,將繼續發力AI驅動的智能駕駛和智慧座艙技術,以科技創新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為構建新質生產力注入關鍵驅動力。

東風柳汽商用車基地總裝線上,人形機器人在工作。資料圖片
產教融合 培養人工智能人才
在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拉力賽”中,人才是決定性要素。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才能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大學校長韓林海介紹,學校在智能基礎理論、人工智能技術基礎及應用方向深耕厚植,計算機科學等相關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涌現出一批服務地方產業升級的典型案例。2月24日,廣西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正式成立,我區培養人工智能人才又添生力軍。
下一步,廣西大學將以人工智能學院建設為契機,不斷完善“五育并舉”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打造邊疆地區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聚焦東盟多語言處理、海洋智能監測等特色方向,深入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建設中國—東盟新質生產力研究創新基地;堅持有組織科研攻關,建成人工智能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增強人工智能賦能中國—東盟科技教育合作的能力,與東盟國家高校合作培養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建成中國—東盟人工智能交流中心。
柳州智能終端及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在廣西科技大學成立僅半年,便交出一張亮眼成績單:與柳州市20余家單位開展聯合攻關66項,獲得專利190余項,成果轉移轉化十幾項;開展74項基礎研究,多項成果摘取廣西科學技術獎。
“高校要以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為牽引,構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新范式?!比珖舜蟠?、廣西科技大學副校長鄧朗妮表示,加大“人工智能+”浸潤式產學研合作平臺建設,每年遴選優秀學生進行定制化培養,建立“學術+產業”雙導師制。同時,聚焦廣西汽車、機械等優勢特色產業,構建“人工智能+”高水平科研團隊,聯合龍頭企業申報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以及廣西重大專項等項目,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應用。

醫生使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做手術。資料圖片
“數”聯東盟 打造人工智能策源地
東盟國家在經濟發展和數字化建設方面對人工智能技術有強烈需求。廣西在東盟合作中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如何“數”聯東盟,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策源地?如何培育面向東盟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的人工智能創新產品和服務?
黃江認為,要以“人工智能+”賦能高水平對外開放。防城港將繼續加快建設中國—東盟離岸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園,積極謀劃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東興市數據跨境流動試點等項目。在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打造面向東盟“點面結合、自由貿易和邊境貿易聯動”的數字人民幣應用先行示范區,形成“商圈+場景+邊貿+監管”防城港邊境貿易區試點特色,為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及相關產品、服務在東盟國家的快速傳播和應用創造有利條件。
作為面向東盟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的AI服務,智慧農業是一張靚麗名片。近年來,總部位于南寧的捷佳潤公司向馬來西亞、老撾等東盟國家輸出智能灌溉設備及AI系統,助力榴蓮、橡膠等種植業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科學院鄉村振興與優勢特色產業研究院院長鄧大玉建議,以“技術突破+場景落地+跨境協同”為核心,將智慧農業打造成面向東盟的數字化名片,通過政策引導和生態構建,實現人工智能與鄉村振興、國際合作的深度融合。以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為載體,共建區域性農業語料庫和行業大模型,推動智能農機、種植標準等輸出。吸引跨國企業參與智慧農業項目投資,針對東盟熱帶作物需求,開發適配榴蓮、棕櫚等作物的智能管理系統,聯合建立“數字農場”示范園區。
相約春天的盛會,來自數字經濟的好聲音,正傳播更多希望,凝聚更多力量。廣西在發展人工智能的征途上,迎著春風,篤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