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03375176088276992
科技之光開欄語: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任務,確立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廣西高度重視科技工作,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廣西為總目標,著力抓好重點產業和“人工智能+”應用的科技創新攻關,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在這片熱土上,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科技人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不懈探索,為廣西的科技進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廣西云·廣西新聞網·廣西畫報社開設“科技之光”專欄,推出科技人物專訪、科普課堂、科普動態、科普專題等內容,帶領廣大讀者走進色彩斑斕的科技世界,感受科技發展的脈搏。

植物科普活動現場。 通訊員 朱錦瑞 攝
“大家看,這棵樹的葉子像不像鳳凰的羽毛?”在鳳凰木前,志愿者用生動的語言向學生們介紹著植物的特征。學生們一邊聽講解,一邊用手觸摸樹葉,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通過志愿者的講解,學生們不僅認識了鳳凰木、榕樹、朱槿等常見植物,還了解了它們的生長習性和文化寓意。

小朋友撫摸樹干。 通訊員 黃博暄 攝
游戲環節更是把活動推向了高潮。“飛花令”游戲中,學生們爭相說出含有“春”和“花”字的詩句,現場氣氛熱烈,仿佛一場詩詞大會。“小蝌蚪找媽媽”游戲中。學生們仔細觀察植物葉子的特征,成功找到了對應的植物“媽媽”后,個個臉上綻開了喜悅的笑顏。在制作植物貼畫和拓印的手工區,孩子們則化身為 “小藝術家”,用收集到的花和葉創作出一幅幅充滿創意的作品。

學生在志愿者帶領下開展“酸咪咪大戰”游戲。 通訊員 朱錦瑞 攝
“這樣的活動太有趣啦,讓我認識了好多以前沒見過的植物!”四年級的張峻榮小朋友興奮地說道。志愿者也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他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講解能力,還體會到了科普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這場與自然的奇妙邂逅,不僅讓學生們增長了見識,也在他們心中埋下了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種子。作為活動的主辦方,廣西大學林學院通過科普實踐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助力生態文明教育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