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04131445141385216
新聞眼:在廣西有一座全國唯一的聚焦珊瑚礁研究的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他們科研成果豐富,實驗室科研人員先后出海考察共計近千次人次,采集樣品和數據近萬份,建成了國內覆蓋范圍最廣、樣本量最豐富、種類最齊全的珊瑚礁樣本庫,究竟這組實驗室是什么樣?科代表付瑋燁和你一起來開開眼界。
珊瑚礁這種珊瑚和海洋生物共同構建的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雖然它們只占海洋面積的0.2%,卻能為30%的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
這期節(jié)目,我們走進廣西有一座全國唯一的聚焦珊瑚礁研究的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其中一株淡紫色的珊瑚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滑真葉珊瑚。它生活在實驗室打造的島礁生態(tài)修復實驗室中,走進這里就像走進了絢爛的海洋館。科研人員在這通過模擬不同環(huán)境,研究各類珊瑚的最適宜生長條件。
出海科考是實驗室科研人員的常態(tài),他們最遠一次去到了航程13000海里外的東印度洋。在豐富的數據樣本支撐和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實驗室科研團隊在珊瑚礁保護與修復領域取得了系列突破,比如最早在國際上提出了古珊瑚白化證據;首次在大空間尺度上揭示南海珊瑚礁的生態(tài)現狀、不同海區(qū)之間珊瑚的親緣關系、有機污染物及其影響等等。還自主研發(fā)了一套從珊瑚選種、育苗、選址、移植、維護到可視化監(jiān)控的創(chuàng)新性全鏈條修復技術體系,在潿洲島2000平方米的珊瑚礁保護與修復示范區(qū)進行實踐。
目前,這所實驗室已建成國內專業(yè)方向最齊全、人數最多的珊瑚礁研究隊伍,正努力打造學界尖端研究平臺、產出珊瑚礁研究前沿性成果、構建全鏈條人才培養(yǎng)體系,為構建人海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fā)展提供新范式。
上一條:在海底種出鮮花
下一條:在海底種出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