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14899243436912640
4月22日,伴隨著瑯瑯書聲,2025年廣西大學讀書月啟動大會在廣西大學圖書館北六樓報告廳內舉行。
活動現場,《2024年度廣西大學閱讀報告》的發(fā)布成為焦點。報告顯示,去年該校讀者總進館量超146萬人次,體現出濃厚的閱讀氛圍。在中文圖書借閱榜中,《追風箏的人》《被討厭的勇氣》《活著》等富有人文色彩的書籍名列前茅,反映出青年學生對人生、社會等議題的思考與探索。

活動現場
隨著2025年度讀書月百部精選館藏展驚艷亮相,現場氣氛被推向高潮。展覽分為文學藝術、歷史文明、社會現實、創(chuàng)新未來等十個板塊,從《詩經》《史記》等國學經典到《未來簡史》等前沿著作,每個板塊推薦10本佳作。在場的學生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書單。

現場師生認真聆聽
除了豐富的紙質館藏,廣西大學圖書館也在積極推進數字化建設。截至2024年12月,圖書館擁有電子圖書370多萬冊,為學生提供了更便捷、多元的閱讀選擇。未來,圖書館還將持續(xù)加強數字化服務,滿足青年學生在數字時代的閱讀需求。
在積極擁抱數字時代的同時,圖書館也希望通過豐富多元的活動形式,引導同學們回歸深度閱讀。啟動儀式上還進行了“閱讀之星”頒獎,學生代表分享跨學科閱讀感悟、師生同臺誦讀文學經典等環(huán)節(jié)。
后續(xù),廣西大學圖書館將開展閱讀馬拉松、線上趣學直播講座、主題閱讀推廣等十余項活動,鼓勵學生走出碎片化閱讀,沉浸于整本書的深度閱讀中,尤其是經典著作的研讀。
從傳統紙質書籍的研讀,到數字技術賦能的新型閱讀方式,這場閱讀活動反映出當代高校的文化自覺。廣西大學圖書館館長李家軍表示:“如今很多學生習慣碎片化閱讀,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讀書活動,重新激發(fā)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特別是引導大家走進經典,從經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AI時代,我們應該如何閱讀?在活動現場,不少同學和記者分享,盡管AI十分強大,但閱讀與思考,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廣西大學學生閱讀協會會長劉環(huán)溪和記者分享,“AI 雖能快速歸納總結,但無法替代人類閱讀時的獨立思考與情感共鳴。通過認真閱讀獲得的感悟和快樂,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
正如活動尾聲中師生共同誦讀的《讀書有所見作》:“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當典籍中的智慧遇見青年的創(chuàng)新活力,閱讀便不再是單向的知識傳遞,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