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青年才俊 | 誠邀依托廣西大學申報優青(海外)
 為進一步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自2021年起,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入選后國家資助100-300萬元,資助期為3年。
 點擊查看項目指南: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79819.htm
 誠邀海外青年人才依托廣西大學申報!
 廣西大學區位優勢明顯,人居環境優越,生活待遇優厚
 薪酬待遇:面談商議
 平臺建設和科研費:學校按實際需要提供
 人才住房:學校安排裝修完備的校內公租住房,并提供10萬元生活配套安置費
 配偶工作:學校安排配偶工作
 子女教育:子女可享受優質的附屬幼兒園、中小學教育。高中為省級示范性高中,初中是南寧市最好的初中,小學為雙語小學
 申請人條件
 1.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0年9月1日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2021年4月30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19年9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項要求
 (1)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執行《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限項要求,同層次國家人才計劃只能申請或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2)當年申請或正在承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不得申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申請方式
 請將個人簡歷發送至郵箱:kjckyk@gxu.edu.cn(廣西大學科技處)/zjk@gxu.edu.cn(廣西大學人力資源處),并聯系學校相關設崗單位(見附表);簡歷應包括個人基本信息、聯系方式、學習和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就(論文、項目、專利和獎勵情況等)。廣西大學工作團隊將提供專業項目申報指導和細致的服務保障,全力協助您成功申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申報系統將于2021年4月30日關閉。
 需要準備的材料
 1.申請書(系統開通后根據填報說明和撰寫提綱的要求用簡體中文或英文在線填寫)。
 2.附件材料(請參照往年提前準備掃描件),包括三個部分:
 (1)身份證明材料:①學歷學位證書;②身份證或護照;③與我校簽訂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協議;④在海外任職的證明材料(應有證明人簽字);
 (2)專家推薦信:3封海外專家推薦信(應有專家親筆簽名);
 (3)成果證明材料:①主要成果(代表性論著、專利證書、產品證書)證明材料,論文檢索及引用證明應由有關檢索機構出具并蓋章;②主持或參與的主要項目證明材料;③獎勵證書;④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聯系方式
 張  敏:(廣西大學科技處)+86-771-3236100
 龐竹玲:(廣西大學人力資源處)+86-771-3224387
 設崗單位聯系方式
 
  
   
    | 學院名稱 | 主學科(一級學科) | 相關學科(方向) | 學院聯系人 | 學院聯系電話 | 學院聯系郵箱 | 
   
    |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 數學 | 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韓霞 | 0771-3232084 | shuxinxy@gxu.edu.cn | 
   
    |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 物理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天文學 | 黃創高 | 0771-3232666 0771-3237386 | chghuang@gxu.edu.cn |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高欲壵 | 0771-3239522 | 75557547@qq.com | 
   
    | 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 | 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與機器人 | 林敏新 | 0771-3232264 | 1029209093@qq.com | 
   
    |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力學、水利工程、建筑學 | 陳正 | 0771-3272625 | xdtmzp@126.com |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明明 | 0771-3233718 | 764208222@qq.com |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軟件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網絡空間安全、控制科學與工程、數學、統計學 | 胡強 | 0771-3232214 | 2232897315@qq.com | 
   
    | 輕工與食品工程學院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文鳳 | 0771-3232874 | qgxyzp@163.com | 
   
    | 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冶金工程 | 李鼎昌 | 0771-3273767 | zyhjyclxy@gxu.edu.cn | 
   
    | 農學院 | 作物學、植物保護 | 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生物學 | 李俊 | 0771-3235612 | 364766753@qq.com | 
   
    | 林學院 | 生態學 | 林學、生物學 | 謝志華 | 0771-3271428 | 57541289@qq.com | 
   
    |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 畜牧學、獸醫學 |   | 秦津 | 0771-3235635 | gxudkyxzb@163.com |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生物學 | 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 | 梁鈺 | 0771-3270736 | gxdxsky@gxu.edu.cn | 
   
    | 海洋學院 | 海洋科學 | 物理海洋、大氣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地質學 | 譚運陽 | 0771-3227855 | yytan@gxu.edu.cn | 
   
    | 醫學院 | 藥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 | 生物學 | 舒曉蓮 | 0771-3949335 | yxybgs@gxu.edu.cn | 
   
    | 商學院 | 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 | 統計學、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 廖東紅 | 0771-3232991 | sxyrczp@gxu.edu.cn | 
   
    | 公共管理學院 | 公共管理 |   | 劉汶 | 0771-3270139 | 58987737@qq.com | 
  
 
  
 廣西大學簡介
 八桂之南、邊海之交、邕江之畔、綠城之中,坐落著美麗的南疆名校——廣西大學。她是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合建的“部區合建”高校。
 廣西高教先驅,現代人才搖籃
 廣西大學創建于1928年,首開廣西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長是在教育界享有“北蔡(蔡元培)南馬(馬君武)”盛譽、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一代宗師”的馬君武博士。建校90多年來,學校已經發展成為廣西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多、綜合實力最強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50多萬名各類專業人才,包括兩院院士、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領導、各行各業專家骨干。
 學科門類寬廣,綜合優勢突出
 學校的學科涵蓋哲、經、法、教、文、理、工、農、醫、管、藝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土木工程與先進材料學科群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應用經濟學與現代服務業學科群入選部區合建一流學科建設行列,10個特色優勢學科列入廣西一流學科建設。
 科研平臺集聚,創新基礎扎實
 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2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和部級科研平臺,以及32個廣西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農業良種培育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自治區級科研平臺。學校緊密結合國家、區域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在大跨度鋼管混凝土拱橋建造、綠色高效制漿造紙漂白裝備與技術、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南海珊瑚礁生態保護與島礁工程建設、宇宙高能射線天體物理與相關探測技術、高抗性高糖高產甘蔗新品種選育、中國-東盟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反重力近終形鑄造、立體構造石墨烯制備與應用、電網防雷與優化調度、轉基因克隆水牛繁育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科技成果,先后獲得多項國家級科技獎勵,大跨拱橋關鍵技術研究團隊獲得2020年全國創新爭先獎牌,位列全國十大團隊之一。目前正積極打造“亞熱帶生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海洋生態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東盟文化經濟交流合作、邊疆多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等四個領域的辦學優勢和特色,深化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區位優勢明顯,人居環境優越
 廣西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鄰粵港澳,南臨北部灣,地理位置優越,2019年獲批成為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學校所在地首府南寧市,是中國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西南地區連接出海通道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屬于南亞熱帶氣候區,四季綠樹成蔭、瓜果飄香,青山環繞、碧水長流,“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開”,素有“中國綠城”美譽,是“聯合國人居獎”獲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學校芳草如茵,湖光瀲滟,2020年獲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隨著我國“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更加高度重視廣西大學的建設改革發展,提供了系列政策支持和資金項目支持,學校進入了多重發展機遇疊加期和跨越發展的快車道,力爭建校百年時建成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渴望優秀學者加盟,攜手助力廣西科教,共創西大百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