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899103837526130688
2025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學習強國”廣西學習平臺聯合廣西云-廣西日報推出《“00后”話兩會》專題視頻,特邀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00后”兩會觀察員,以新生力量的青春視角,發表他們個性鮮明的全國兩會觀察報告。“00后”們更關注全國兩會的哪些亮點?讓我們一起來傾聽新青年的心聲,感受時代脈搏的跳動。本期特邀的“00后”兩會觀察員是廣西大學學生陳尚文。
我叫陳尚文,廣西云特邀“00后”兩會觀察員、自治區“00后話百年”宣講團成員,也是廣西大學的一名學生。作為“05后”的青年,當我聽到今年全國兩會提出的“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渠道”“提高技能人才待遇”“保障靈活就業者權益”時,仿佛看到一束陽光穿透云層,照亮了我們這代人的星辰大海。
政策是“土壤”,讓每顆種子都能破土發芽。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就業支持計劃”像一塊松軟的沃土,包容多元生長方向。無論是成為“斜杠青年”嘗試新業態,還是返鄉做“數字新農人”,我們不必被“35歲門檻”或者學歷焦慮所束縛。就像廣西的百香果能通過電商“出圈”,我們也能在“城鄉基層+中小微企業”的土壤里扎根,讓“返鄉創業”不再是退路而是新賽道。
技能是“翅膀”,鍛造屬于未來的飛行器。報告中提到“加快構建技能導向薪酬制度”,未來的“新質生產力”需要既懂代碼又會直播的“六邊形戰士”。就像蒙牛企業代表傳遞出的信息一樣,企業正在構建“人才磁場”。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跟上時代步伐,把短視頻剪輯、AI訓練師這些新技能裝進行囊,讓技術專長也能成為“創新金領”的“轉換鍵”。
權益是“護盾”,給自由生長穿上鎧甲。聽到“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我這個“準打工人”心頭一暖。就像游戲里的防護罩,政策正在為“網約車騎士”“自媒體創作者”抵御風險。讓他們既能做“數字游民”四海為家,也能安心在咖啡廳里敲代碼,讓靈活就業不是“漂泊”而是“自由飛翔”。
站在2025年的春天,我們這代人的青春,不必做困在“格子間”的模板,而要在時代春風里,長成既能仰望星空又能深耕大地的“新質青年”。畢竟,當政策的陽光照進現實,每一粒種子都值得期待參天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