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yol.com/articles/2025-04/02/content_Gqb7V0S7.html?gid=gDax5ArX
又到一年“三月三”,在廣西桂林人許昭眼中,這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三月三”在廣西又被稱為“歌圩節”,有對山歌、拋繡球、祭先祖等習俗。
“我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永??h,每年一到‘三月三’,我家那邊都會趕歌圩、跳竹竿舞,有時候還有舞龍表演。”就讀于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許昭一提起家鄉慶祝“三月三”的習俗,話匣子就打開了?!拔覀冞€會穿著壯族傳統服飾出門,聚集在鎮里的空地上,人一多起來,就開始即興對唱?!痹S昭說,鎮上的“資深歌王”們會挑起對歌的大梁,他也會鼓起勇氣加入其中,雖然一開始有些緊張,但唱著唱著就不害怕了,只余下對歌圩獨特魅力的享受。“唱山歌對我們來說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還是抒發情感的方式,是一種情感寄托?!?/span>
隨著“三月三”的到來,廣西大學一年一度的“云上對山歌”活動也正在展開。廣西大學各學院學生自編自導,創作對歌短視頻,并通過網絡發布,利用社交媒體的傳播優勢,讓山歌文化為更多人所知悉。
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二學生孟棠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廣西民族文物苑,用鏡頭記錄了一場融合傳統與創新的民俗盛事。“壯服的銀制頭飾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像星星落進發間。”孟棠對民族文物苑里的頭飾印象尤為深刻,“通過鏡頭放大這些紋路,可以讓更多人看到傳統工藝的精巧。這些頭飾不僅是裝飾,更承載著壯族的歷史記憶。”
在廣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云上對山歌”視頻拍攝現場,維吾爾族姑娘阿依努爾身著壯族服飾,和著山歌跳起了歡快的新疆舞。“這種創意編排,也是文化交流碰撞的體現?!泵咸目粗R頭里正在跳舞的阿依努爾說道。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大二學生周辰玥是漢族人,不過在“三月三”這天,她也穿上了壯族服飾,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一起,在鏡頭下載歌載舞。“我來報名參加這次活動,是希望能夠更好地理解壯族的民族文化。”
鏡頭中,周辰玥和身旁兩位壯族和瑤族女孩手拉著手在湖邊漫步。“雖然我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是那一刻我們的手握得緊緊的?!敝艹将h回憶說。
來自廣西大學藝術學院的周月棲也趁“三月三”制作了一條視頻,她還找了幾位泰國同學一起拍攝。視頻中,來自泰國的女孩們身著傳統泰式服裝,和身著壯族服飾的同學在學院門口的草坪上圍成一個圈,手拉著手一起踩著音樂節拍起舞。
在周月棲的心中,“三月三”不僅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更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廣闊舞臺。如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大步走向國際舞臺,她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國際友人參與進來,共同感受“三月三”的獨特魅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敝茉聴χf。
“我的家鄉在柳州,小時候,山歌是‘面對面、坡連坡’的浪漫?!?/span>
看著制作好的視頻,關于“三月三”的記憶從周月棲的腦海里踏歌而至?!半S著時代的發展,‘三月三’的慶祝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希望‘三月三’的歌聲可以越唱越響。”周月棲說,“我們也應該用新方法為傳統文化添上新意?!?/span>
上一條:代碼與齒輪的熱血碰撞